七月十四日
简体和繁体中文,同是中文,为何还要分类呢? 从小学到中学,学的都是繁体中文。离开学校,直到从国外回来后几年,才惊觉大马中文要改成简体了。那时,报纸都用简体,好像只有一家报馆还继续用着繁体,所以没得选择,只好慢慢适应。还去上了几个教导简体中文的课程,慢慢的,不知不觉,习惯成自然,也渐渐看懂了简体字,只是到目前为止,好像还不太会用简体字典,每次都要身为教师的姐姐提醒一下。
习惯了简体中文,接下来就要学习汉语拼音。以前学习的注音符号,全部都不能发挥。尤其是电脑输入,非得学汉语拼音不可。因为这样,又得从头学起。开始时要写一小段,都得用上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。有时真想拚弃中文而改用英语写。写部落格是我真正开始认真学习汉语拼音的时候,这也是我开部落格的原因之一。 开始时只能很有限的写些文章,短短的一篇文章,就花了我几小时的时间。慢慢的,比较进步,速度也比较快了。只要耐心的学,真的差别很大。现在反而是遇到同音不同字时,不知要选哪个才好的困境。有时好像繁体简体都分别不出来了,比如:需和须,做和作等,又或者垃圾应拼(laji) 还是 (lashe) 都得想了下才可以。看来这功课还要再努力才行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