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月二十四日
家里那不起眼的后巷,在我还是小学生时是个风光的小巷子。 当时这地方还没发展到如此绸密的地步,这里可以算是一个很郊外,很少人的新开发地区,没有便利店,也没菜市场。 当时要买些日用品或新鲜的鱼类肉类菜类,就要靠搭着三轮车,载满物品的小贩,每天清晨,在后巷来回喊叫,供应日常所需。每个小贩有个自儿特殊喊叫声,只要听到你要的熟悉的声音,打开后门,就可以买到所需的东西,方便又快捷。也可乘买东西的当儿,和邻居们聊天,促进感情,和互相打听消息。虽然供应的东西种类不多,但这里较靠近农村,可以买到新鲜出炉的鸡蛋,还有刚采下的蔬菜。
下午时分,小孩会在这小巷学踏脚车,来回的练习,还可以学习转弯的技巧。我的脚车技术就是这里学来的。这里住的多是政府部门的员工,或是教师,很少有和我们相同年龄的小孩,所以后巷就变成我们下午时分的天堂。
多年后的今天,后巷很多时候都是空无一人。现在走在后巷,不知怎的,会有种怪异的感觉,常常快速经过,或许是如今只剩猫狗偶尔走过,少了人味,失去了它的功能。但有时经过时会有一些联想-如闻到美味菜肴的味道,屋里传出小孩嬉笑声或大人的叫骂声,让这地方变得富有人情味,散发温暖的气氛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