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9月14日星期三

蒙古:难忘的经历

长长的影子,落在草原上。蒙古的影子,深印脑海中。

在蒙古,因为每天都要接受挑战,难忘的事多了。

很少有这样的时间和空间来经历的事,就全算在蒙古的账里吧!

羊肉汤面

羊脂,你吃吗?



首选,当然是食物。民以食为天。 蒙古的食物,以羊肉为主。在槟城,我是不吃羊肉的,而且只有三次吃羊肉的经验。第一次在加拿大试过,不能忍受它的骚味;然后,在云南旅游时尝过,经过调味的羊肉,还可以勉强吃下,羊乳酪却难以下咽;去年在澳洲试的羊肉串,只有一点点的羊骚味,还好。但这次吃的数次,超过了我的极限。而且这里的羊肉,烹调得很原始,就是很“羊肉”,没有调味品来去骚味。每天午晚餐,羊肉加饭,或羊肉炒面,或煮成面汤,或粥,或简单的汤。配料是马铃薯,包菜,罗卜等乏味的煮法。 每天总是期待下一餐会出现惊喜的鸡肉但永远失望,每餐后总盘算还剩多少的时间来忍耐这些食物,还有队友们都严重的患上讨论美食的恐慌症。前几餐勉强下肚,吃久了,渐渐习惯。除了每餐那第一口充满羊骚味的食物外,接下来,我已可以把剩下的汤汁喝清光,当然除了羊肥脂外。


看牙齿猜岁数

正在剥解的羊

清洗羊肠内脏

放入装满热石头的铁锅里再烧火焖熟

开封后,香气喷人

烤熟的羊肉和马铃薯,美味!
最丰盛的一餐,就是在白湖吃的Khorkhog - Хорхог。这是把羊肉,蔬菜和热石子一起放进封得紧密的长形铁锅中焖熟的煮法。 司机一早七点多就出发到市场里去买羊。活生生的羊儿带回来后,绑在一旁,宰羊的过程我因骑马错过了,应该像如此吧。 骑马回来,还来得及看到洗肠刮肉的一面,接着铁锅上锁后,再搬到火推里烧。然后,等到时机成熟后,用脚踢那铁让它在地上打滚的转到用餐地点。开启锅盖时也需技巧,脚要按住防止锅内的气压太高而喷出,慢慢的等气压低了,才打开,香气溢出,让人垂涎三尺。先把石子拿出,取出内脏,马铃薯,然后其他部分的肉, 大家大块朵颐的吃了来。这样烹调的马铃薯,真是人间美味,羊肉也汁多肉甜,但要尽量不想那只羊。说起那羊,一早被拖下车后,尿屎不断,惊吓得慌张,眼神闪着乞求的眼光,总觉得我们是会子手和帮凶,为了一尝美味而杀了那可怜的羊,罪过罪过。


半路尝到的马奶
温奶茶
喝vodka的夜晚,特别温暖

另一个新鲜的尝试则是马奶(Airag)。带点酸酸,有点像萍果酒的味道的饮料。还有就是每次午餐都会有的带温奶茶(Suutei Tsai), 有时酸酸的,有时却淡得如白开水。来蒙古也得试试喝点酒,尤其是在寒冷的夜晚,和友人举杯同欢是件乐事。这里流行喝Vodka,虽然我喝的是加了汽水多过酒的Vodka, 一杯下肚,浅尝的结果是两颊通红发热,只差没胡乱说话。

听说需要一边加木头才有热水的洗澡堂
蒙古的洗脸盆
接下来是日常生活。住在矮矮的蒙古包,我的脑细胞不知死了多少。出入木门,总是忘了低头,撞上了门。这蒙古包设计得好,提醒了我们要对为我们挡风遮雨的蒙古包敬礼。清晨或夜晚,带着钢杯到那洗脸处等待那微小的水源流出;牙齿被那冷冻的水一洗,总是浑身打了个寒颤;用来洗脸,皮肤触水就如僵尸般的失去知觉,脊柱更是微微颤动,双手变得麻木没感觉。经历六天没冲凉,只抹身的日子;等到有热水冲凉时,还需付钱,而水源是小到那种洗了几小时也好像洗不完整个身体的那种。


大胆开放式. Photo Credit : Lisa Chak
含羞半开放式
庄严封闭式
赶路时遇上要小解,随处可以解决,枯木,大石后,小屋旁,深沟渠,大斜坡都是好地方。晚上更是可以随地解决,反正黑茫茫一遍,除非你在意天上的星星在笑你,谁又可以看到你呢?白天则有很多选择,你可以选择大胆开放式,含羞半开放式,或庄严封闭式的。大胆开放式就是随意的解决,只要找个你觉得别人看不见你的地方,问题是你很难兼顾左右后的方向,但空气最好,所以称为大胆开放。含羞半开放则是在已建好的半开放的格子里解决,你只须顾虑后方,还有要防止他人的出现,因为一旦你下,人家是无法看到你的。这里可以自然呼吸,但眼睛请往前看,切勿对地下研究。庄严封闭式有分两种:坐式或式。这是如传统的厕所,但要小心门和下方的洞口,如不小心裁下或失足,你会很难看。多数门没锁,所以请注意前方,遇到有人走近,赶紧知会一声,让全天下的人都晓得你在里面,虽尴侃却实际。这里空气有点不自然,自己量力而吸吧!


噼啪,噼啪,我爱你


夜间气温下降,在蒙古包内升起火可以保暖,这对城市人来说是一场考验。升火技巧得费一些功夫学习,当我们学到才要上手时,已是归途的时间了。领队林悦教了我们一两次,只要听到“噼啪”的声音,就是代表成功了。第一两次,生火生到好像在蒙古包卖沙爹,整间蒙古包雾蒙蒙的。再下来的日子,生火生到没纸皮作火种,同包的旅友还特意向市场的小姐讨了不要的收据以防万一。那夜,我们蹲在火炉旁,加木材,烧纸张,关炉盖,扇火焰的手扇得都酸了,只求个美妙的“噼啪”声。当火势开始猛烈,大家都很有成就感的欢呼起来。这种同欢共苦的时刻,我想永远都会留在每人的心中! 


马儿与我
沙丘上的烙印
到了蒙古,一定要体验一下骑马和骑骆驼的玩意。马儿很驯良,有点懒,慢慢的走着。带着我们的蒙古小孩,在身后喝着才肯走快一些。反正是慵懒的假期,就随意点吧。虽然我也向往可以像电影那样的骑着马儿奔驰的时刻。但也不服众望,在快要到目的地时,小孩喝了一声,马儿开始奔跑起来,虽然只是短短的路途,也终于尝到了奔跑的快感。骑骆驼则像典型的傻瓜旅客那样,坐上后,由人带着走。骆驼的毛很粗硬,刺得身体不舒服,虽是如此,也满足了在沙漠(小得可怜)里乘骆驼的愿望。想象自己是哪儿来的骆驼客,沙里洪巴嘿唷嘿!


满地黄金的草原,不平坦的啊!
风筝飞上青天


别被蒙古的草原给骗了,它辽阔但不平坦, 而且起伏不已。地面上有很多动物的粪便。结果第一次在草原奔跑(本来应该是很浪漫的事),就出糗跌倒,难得为这旅途留下如此难忘的画面。黄昏时候在草原上放风筝也是一大乐趣。风筝时而飞翔,时而跃下,不会掌控,但五颜六色的风筝,升上蓝天,跃过白色的蒙古包,随雄鹰徘徊高处时,我像回到了童年时光;掌控风筝的细线,不敢放得太多,因为害怕失控,就像陈升所唱的“风筝”的歌词那样:是的,我是那容易担心的小孩,即使随风飞翔到云间,即使贪玩又爱自由,还是怕人担忧,在飞翔时,也不敢飞得太远。


在路上常见的动物残骸
爬得高,看得远
在蒙古,走了很多路。我喜欢走路,慢慢的看,静静的听。不想喧哗打扰我的思绪,总是趁早起床,享受一个人的时光。欣赏大自然不需要言语,或笑声,相机捕捉不到你眼前所见的美景和感官的回应。蒙古的山更让我欢喜。只要你看到一座山,相信自己,你可以爬上去的。一座座眼前看来是高不可攀的山,只要你愿意踏出,你就可以征服它。或许是我自己的错觉,觉得山很高,但真的能做到。登高就能看远,付出一些力气,就可以得到大自然千姿百态的回报,值得。

难忘的当然不止这些,人或物,满满的记忆,能写的就记下,剩下的就记在心中,慢慢的追忆。


7)蒙古:旅途中的小叮当
6)蒙古:最爱-白湖。Ondor
5)蒙古:难忘的经历
4)蒙古:怀念的歌曲
3)蒙古:偶遇。萍聚。人和动物
2)蒙古:默默为你遮风挡雨
1)蒙古:念念不忘的国土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