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时对数学考试很害怕。数学不是很好的我,对那些应用题目,一知半解,虽然常常练习,但经常做错。没办法,只好猛记一些重要词句,如“共”就用加法,“剩”就要用减法等来应付考试。更糟糕的是,数学考试时,会有十题心算题。老师念出题目,你就要用心算算出写下答案。往往还没算完,老师已开始念下一题,结果是随意写上答案,成绩也想当然的很不理想。最气人的是考试过后的订正,对那个对的答案还是不了解,但又不敢发问。 数学和华语在年中年底的考试中每次都安排在第一天,所以每次考完第一天的试,都会被数学考试弄得无精打采,然后带着担忧的心情来准备隔天其他科目的考试。所以数学算是我小学时最讨厌的科目了。
但一上中学,除了第一两年试应期(从中文授课转换成英语授课)外,在高一时开始爱上数学。或许因为是用英语来教数学,比较能看懂那些应用题,高一的数学老师教课也教得比较有趣,大大吸引我学习。再加上高一要参加政府考试而必须多作试题,越做就越熟练,简直是爱上了数学课。从此数学一直是我喜欢的科目,直到大学。
为何会相差这样多呢?我觉得小学的老师,是用填鸭式的方法教导,就是尽量让学生作习题。 其实她所教的我都明白,但就是看不懂应用题所要求的。一年级到六年级,就是遇不到可以了解我难题的老师。还有就是班上的其它同学好像都没有这些难题,老师要面对三,四十位学生,绝不会有多余的时间各别教导。用中文教导数学,遇到如“打折“,平方”, “平方根”,正比,“反比”等的数学词汇,都会让我头大,而不知如何应用。
我在中学试应英文得很好,所以解决了应用题所遇到的难题。难题解决了,就更有信心,有了信心,就更加想要学习,再加上老师风趣的教学方式,结果对数学越来越有兴趣,学习心情也开朗许多。
庆幸自己能解决掉讨厌数学的难题,虽说如今很少有机会用到那些所学的,但成功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,一直是我往后遇到生活难题时拿来鼓励自己坚持的例子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